首頁
首頁
> 海中的科普教育-怎麼讀核廢水相關文章?

【海洋科普】海中的科普教育-怎麼讀核廢水相關文章?


國立中山大學海洋科學系副教授黃蔚人
「福島50勇士」是一部電影,描述了在311地震時,福島第一核電廠受到災變的影響,以及人員如何應變。 311意外事件結束後至今十多年過去,如今電視上仍報導,如何設計一台無人機或無人載具可以靠近融毀的爐心, 才能徹底了解爐心狀況,由內向外到廠址內,矗立著巨大的儲水槽,存著這麼多年來處理後的廢水。隨著時間的推移, 放射性濃度可隨著理論值不斷下降,並期待衰變一直到儀器偵測不到為止。放射性的特色就是會衰變, 在衰變的過程中產生能量,能量很微弱的時候,通常沒人在意,只有科學家會利用這樣的衰變進行研究, 能量能夠被控制的時候,人類就可以拿來當作核子醫學、核電廠等有益民生的事情,能量因意外而難以控制時, 最嚴重可能造成類似三厘島、福島事件等意外事故。數年來筆者讀了許多相關的報導以及文章,針對這些事故的來龍去脈, 已經有寫得很好的專業以及科普文章,無須筆者贅述,但同時也發現一些需要釐清的觀點,以下拋磚引玉, 希望能用基礎的觀念,用常識了解知識,以面對網路上片面的資訊。
「放射性」在整個國民教育乃至於高等教育的過程中,通常會在週期表教同位素的時候用口頭講授, 比較難通過實際實驗來教授的部分。即使真的想要實驗,由於放射性物質在實驗室空間配置到藥品管理上有很多相關規定, 各種藥品也相對昂貴,因此一般學校及老師很難安排相關實驗,即使只是很簡單的混合稀釋實驗。
稀釋這個觀念大家都懂,但加上放射性以後,因為一般人沒有機會接觸到核物種,因此沒有機會累積相關的常識。 實際上就是放射性物質進入海水中以後,也會被海水稀釋。基本上,大海不斷稀釋任何加進海水的液體, 直到這些液體變成大海的一部分。以奶茶比喻,就是從純牛奶跟純紅茶,加在一起變成奶茶, 但若持續加白開水稀釋,會先變成不純的奶茶,再加下去就會變成奶茶口味的白開水,若最後再持續加水稀釋, 那自然連一點奶茶的味道都沒有了。這道理很簡單,但轉換成放射性濃度,可能就需要一點想像力。 此外,海水中的放射性物種若是屬於重金屬(像是銫-134、銫-137),則還會隨著生物鏈累積而富集, 通常是在中大型的魚類上,比較容易觀察到這個富集的現象,例如:常見鮪魚、旗魚等大型魚類體容易累積的甲基汞。 整個海洋中,持續地進行上面提到的稀釋、生物鏈的累積。 目前仍沒有足夠的資料也沒有強大的電腦可以完整的模擬太平洋中這樣複雜的變動系統,因此 ,想要描述這樣的現象,目前仍只能靠搭船出海取得水樣或是生物樣品,帶回實驗室分析監測。 以福島核廢水排出一事,目前除了東電以及日本官方監測以外,還有國際監測。
各種相關報導文章的地圖範圍很容易限縮讀者的接收範圍。在閱讀其他各種文章前, 請讀者得先回想台灣的地理位置位在太平洋的西邊、東邊臨的是太平洋, 西邊則是台灣海峽。任何一個人都知道太平洋比台灣海峽要大太多了, 那麼當任何一種水流入太平洋以後,是先影響太平洋還是先影響台灣海峽呢?以福島的地理位置為例,核廢水排放後, 又會流到哪邊呢?基本上還是隨太平洋洋流一路向東到太平洋東岸,也就是美國西岸。 311事件發生後十年間的監測,基本上也確認了這樣的變化。 但是,有些討論核廢水排放的文章, 都只放邊緣海(例如南海、東海)、台灣海峽為主的地圖,太平洋則不被重視,甚至忽略黑潮的影響, 有意無意的拘限了討論的內容。還請讀者們留意,別被文章的地圖範圍拘限了自己的知識內涵。
海洋科學的素養有賴全方位的養成,物理、化學、地質、生物缺一不可,如何閱讀更是一門長期的素養, 現實生活中,困難的事情並不會因為困難就離我們遠去,我們還是得正面的解說並理解。